近日,湖北省教育厅公布了2024年度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和专项任务项目立项名单,武汉晴川学院申报的6项课题成功获批,涵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设计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充分展现了学校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的学科交叉优势和科研创新实力。

2024年度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清单
项目类别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单位 |
指导性项目 |
24G012 |
《共同纲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贡献及启示研究 |
田东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指导性项目 |
24G056 |
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楚纹样数字化设计及情感体验机理研究 |
李刚 |
设计工程学院 |
指导性项目 |
24G139 |
数字化时代卓越幼儿教师的核心素养与培育路径研究 |
孙灵灵 |
外国语学院 |
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任务项目 |
24Z039 |
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思政课价值及实践路径研究 |
桂姗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任务项目 |
24Z049 |
大中小学思政课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 |
施禾羽子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专项任务项目 |
24Z234 |
新时代大学生生涯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路径研究 |
王畅 |
设计工程学院 |
1.多学科协同创新,推动人文社科高质量发展
本次获批的指导性项目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前沿,体现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特色。马克思主义学院田东老师主持的《<共同纲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史贡献及启示研究》,从历史与政治维度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设计工程学院李刚副教授的《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楚纹样数字化设计及情感体验机理研究》,结合楚文化特色与数字技术,探索传统文化创新转化路径;外国语学院孙灵灵老师的《数字化时代卓越幼儿教师的核心素养与培育路径研究》,则聚焦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的教师培养模式创新。这些课题的开展将进一步促进我校学科交叉融合,助力人文社科研究提质增效。
2.深耕思政教育创新,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任务项目中,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团队成果丰硕。桂姗老师主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思政课价值及实践路径研究》,探索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施禾羽子老师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着力推动思政教育纵向衔接、横向贯通。两项课题的立项彰显了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扎实根基,为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路径。
3.聚焦社会需求,探索就业育人新范式
设计工程学院王畅老师主持的毕业生就业创业专项任务项目《新时代大学生生涯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路径研究》,直面大学生就业现实问题,创新性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发展教育相结合,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该课题的开展将进一步完善我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彰显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近年来,武汉晴川学院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持续优化学科布局,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此次6项课题的获批,既是对学校学科建设成效的肯定,也标志着我校科研水平迈上新台阶。学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整合学科资源,深化产学研合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晴川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