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2日,设计工程学院特邀武汉光影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祝正文开展了一场主题为“数智时代的设计创新——设计师视角的设计教育与实践”的学术讲座,学院师生逾120人参加了此次讲座。

祝经理首先聚焦当前行业与个体发展之间的现实矛盾,系统梳理了以下四大关键问题:
1.行业趋势模糊,认知不清
在AI与数字经济推动设计向“技术+艺术”转型的背景下,师生对行业未来方向、价值边界变化及人才培养对接方式缺乏清晰认知。
2.职业定位偏差,认知狭隘
学生常将“设计”简单等同于“画图”,忽视了逻辑分析、需求洞察等核心能力,对设计师核心身份及职业价值认知存在误区。
3.技术关系失衡,心态迷茫
部分学生面对AI工具的快速发展,产生“被替代”的焦虑,部分学生因缺乏应用思路而陷入迷茫,对技术在设计中的价值定位模糊。
4.能力路径不清,适配不足
学生普遍缺乏系统化的能力规划,技能学习较为盲目,对未来设计师需具备的多维度能力体系及成长逻辑认知不足。
针对上述问题,祝经理结合自身行业实践经验,提出了四个方面的系统性应对方案:
1.明晰行业趋势,锚定发展方向
祝经理指出设计行业具有“交叉融合+赛道细分”双重特征,设计边界已延伸至智能制造、用户体验等领域,高校需强化跨界能力与专项技能双重培养。
2.重塑职业定位,纠正认知偏差
提出设计师应是“具备艺术思维的科学家”,核心价值是“解决问题”,需融合艺术审美与科学理性,以“双维思维”构建核心竞争力。
3.界定技术关系,拥抱技术赋能
强调AI是“加速器而非替代品”,其价值在于替代重复劳动、提升效率;设计师应主动学习AI工具,以“技术+创意”实现价值升级。
4.构建能力体系,明确成长准则
搭建“工具为基、经验为保、业务为伸、思维为核”的递进式能力结构,并提出五大成长准则:产业视角定位、保持创意好奇、坚持终身学习、锤炼跨界能力、实践积累成长。
本次讲座为师生厘清了数智时代设计行业发展困惑,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从认知到行动的全面指引,也为高校设计教育改革提供了行业参考。数智时代设计教育与实践,需以“认知升级”为前提、“能力跨界”为核心、“终身学习”为保障,方能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设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