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举办“从投稿到录用:SSCI期刊论文发表流程与技巧”学术讲座

作者: 时间:2025-04-03 点击数:

2025319日下午,外国语学院举办了主题为从投稿到录用:SSCI期刊论文发表流程与技巧的学术讲座,主讲人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洪敏副教授,学前教育系全体教师进行了学习。

洪教授指出,当前学术研究环境中,教学科研人员面临着如何高效发表高质量论文的挑战,特别是在社会科学领域,SSCI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期刊的发表流程复杂,且竞争激烈。教学研究人员在投稿过程中存在对SSCI期刊的分类、排名及投稿要求了解不足,导致选择不合适的期刊,影响论文的录用率;在文献检索、管理和引用方面缺乏系统的方法,导致研究效率低下;对SSCI期刊的投稿流程、审稿周期及修改要求不熟悉,导致投稿失败或延误;部分教师在学术伦理方面存在不规范行为,影响论文的学术声誉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洪教授从期刊选择与评价指标、文献检索与管理、投稿流程与审稿周期、写作经验与发表技巧、学术规范与伦理等五个方面详细讲述了社会科学领域的投稿过程内容。

一、期刊选择与评价指标

作为新时代发展的应用型高校教师需要了解期刊是如何分类和排名的,可以帮助选择合适的期刊发表论文。洪教授详细介绍了SSCI期刊的评价指标,包括JIFJournal Impact Factor)、CiteScoreSJRScimago Journal Rank)等,帮助教师们了解如何选择合适的期刊。同时,洪教授还介绍了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分区和中科院分区,帮助教师们根据期刊的排名和分区选择合适的投稿目标,具体内容如下:

1.JCR

JCR根据其排名会自动划分为Q1(前25%)Q2(25%~50%)Q350%~75%)、Q475%~100%)四个等级。可通过https//jcr.clarivate.com/jcr/browse-categories网站可以查询。需注意, 2024年将ESC1SSCI一起排名。

2.SJR (Scimago Journal Rank)

Scimago Journal and Country Ranking(SJR)以ScOpus数据库中包含的期刊为基础给期刊排名。这一平台根据Scimago Journal RankSIR)指标命名,由SCImago团队利用广为人知的Google PageRank算法开发,SJC的衡量标准包括期刊的被引用次数,以及引用期刊的名声或水平。期刊可分为四个梯队 Q1Q2Q3Q4Q1Q2梯队的期刊是顶级期刊,Q3Q4梯队的期刊是低级期刊。分类标准主要考虑期刊的目标、范围、编辑委员会的质量、影响因子、外部意见和论文质量。

3.中科院分区

《期刊分区表》是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发布。自2004年延续至今。2019年推出升级版,实现基础版、升级版并存过渡,2022年只发布升级版。2004年至2023年《期刊分区表》数据每年底发布,从2025年开始改为年初发布。可通过https//odvanced fengubiao com/ 网站查询。

洪教授对三类分区作出了详细对比:

指标

覆盖范围(教育学为例)

国内认可度

特点

JCR分区

Q125%137/270

科睿唯安发布,国际通用

中科院分区

Q15%28/267

最高

升级版更强调顶尖期刊

SJR分区

Q125%372/1507

适用于非英语国家期刊评价

二、文献检索与管理

洪教授介绍了英文文献的六大作用:找到研究主题;撰写文献综述、了解研究前沿、确定研究问题;寻找理论基础和研究框架;选择研究方法;寻找论据;确定研究价值。她强调,通过文献检索可以避免重复性工作,明确重要的框架或指标,综合已有的结果提出新的思考,梳理已使用过的方法和技术,确保研究的创新性。洪教授还讲解了如何利用Web of ScienceGoogle Scholar等数据库进行高效的文献检索, 包括追踪早期研究主题、关注特定学者或期刊、设置数据库/期刊邮件提醒等方式获取最新研究动态。洪教授推荐使用文献管理软件Zotero,帮助管理文献、自动生成参考文献格式,并实现文献同步与共享。

三、投稿流程与审稿周期

洪教授提出在投稿之前需遵循的注意事项,包括避免使用非正式用语、第二人称代词、情绪化或夸张的语言,确保语言准确、段落逻辑清晰、论点有论据支撑等。她还详细讲解了SSCI期刊的投稿流程,具体如下:

1.选定合适的目标期刊并按要求编辑稿件

在期刊官网首页点击“submit paper”,以通讯作者身份注册并登录,按照指引完成投稿操作,最终生成PDF文件。确定无误后,到投稿主页点击“Approve Submission”,这是检查PDF全文的最后机会。收到投稿成功邮件后,表明稿件已经送达。需注意,大多数期刊以word投稿,少数以PDF,务必先看规则,参考文献格式须符合期刊要求。

2.编辑初审

一般情况下投稿一周后会出现编辑处理稿件(With Editor)状态,若四周后还未出现,可委婉询问主编。若被拒稿(Desk Rejection),可能因为主题不符合、英文水平或内容质量太差。一般会收到模板化回复,有时编辑会给几句意见。

3.外审

外审的审稿(Under Review)周期通常为1-3个月。若超期,可邮件询问。若审稿人因故无法完成审稿,编辑需重新邀请,时间可能延长。

4.大修

大修(Major revision-Minor revision)指编辑认为论文需要大幅度的修改。修改后的论文可能会再次送审(通常仍由第一轮的审稿人审核,但编辑也有权选择新的审稿人,相当于重启流程)。论文最终结果取决于作者对评审和编辑意见的修改及回复情况。因此,作者需要逐点回复审稿意见,如果未完整回复,可能需二次修改甚至被拒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补充数据,若确实无法补充,需提供充分的解释说明,并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

5.小修

 小修(Minor Revision)也被称为"有条件接受",表示论文只需进行细微修改即可被期刊录用。经过小修后的论文通常不需再次送审,期刊编辑会自行检查修改内容后做出最终决定。需注意,"小修后发表"并不等于"保证接受",作者仍需确保修改内容令编辑满意。实际操作中,多数经过小修的论文最终都能顺利通过。在此阶段,作者也应当充分尊重并认真对待审稿人和编辑的每一条意见,确保所有修改都准确到位。

6.录用(Accepted)至出版准备阶段(Sent to Publication Office

这个阶段的时间周期因期刊而异,通常为1周至2个月不等。在此期间,作者需要耐心等待并密切留意邮件通知。需特别注意,论文校对(Proofreading)期限通常仅有48小时,务必及时完成。若涉及多位作者,需提前协调好时间安排。

四、写作经验与发表技巧

 洪教授首先分享了自己的写作经验。她强调,研究者应当注重日常积累,通过持续阅读文献和记录研究灵感来丰富知识储备,在写作过程中秉持"先完成初稿,再逐步修改"的原则。同时,研究者需要充分认识中英文论文的差异性:中文论文通常选题较为宏观,主要面向国内读者;而英文论文则更倾向于微观选题,受众为国际学术界。在期刊选择方面,洪教授建议每位研究者都应当明确自己的目标读者群体,因为不同SSCI期刊的读者定位和研究关注点存在显著差异。为此,研究者需要广泛阅读文献,深入了解所在领域各期刊的特点和具体要求。针对现代研究者时间碎片化的问题,洪教授特别提出可以尝试每天进行15分钟的写作练习,以此保持学术写作的连贯性。

文本描述已自动生成

 其次,洪教授提出了提高论文发表成功率的具体建议。在选题创新方面,研究者应当密切关注领域内权威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尤其要重视分析高被引综述文章中"Future Studies"部分的内容,从中发掘与自己研究方向契合的创新点。在期刊匹配技巧方面,洪教授建议采用反向追踪法——通过分析参考文献中出现频次最高的期刊来确定最适合的投稿目标,同时系统考察期刊近三年的刊文趋势,包括研究方法偏好(量化或质性)、研究范畴(国际或区域)以及话题倾向。洪教授特别指出,投稿策略上可以采取"从高到低"的尝试方式,因为期刊的难度等级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

 洪教授指出从审稿人角度优化论文也至关重要。洪教授建议采用"问题+方法+价值"的标题结构,并确保论文具备以下四大核心要素:选题新颖性(占比约40%-50%)、研究方法的严谨性(需提供原始数据支持)、理论贡献的清晰度(建议通过框架图示呈现),以及讨论部分的深度(论证逻辑严密,结论明确回答研究问题)。根据投稿经验,洪教授总结了以下规律:选题新颖且有价值的研究(占40%-50%)最受青睐;选题平庸的论文往往直接被拒;选题尚可但写作水平一般的论文,在外审阶段被拒的可能性较大;选题突出但写作欠佳的论文,通常能获得大修机会。

 最后,洪教授特别提醒,高质量期刊通常只给一次投稿机会,切不可仓促投递未成熟的稿件。在投稿前,建议研究者自行或请同事进行多轮检查,重点排查语法错误和格式问题。许多投稿仅仅因为不符合期刊格式规范(如字数限制、参考文献格式、图表位置等)而被拒,这种情况实在令人惋惜。

五、学术规范与伦理

洪教授强调了学术规范与伦理的重要性,要正确引用文献、避免剽窃和自我剽窃。她建议采用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相结合的方式, 论文中直接引用超过40个词需独立成段,间接引用必须保持原意并标注来源, 并使用查重工具(Turnitin,相似度小于15%)。若是多语种发表,也需注明原文出处。有的杂志会要求提供有关人研究的伦理委员会批件,洪教授推荐使用Open Science Framework数据共享平台。

通过本次讲座,教师们能够深入了解SSCI期刊的投稿流程和评价指标,掌握了高效的文献检索与管理方法,熟悉投稿流程中各环节,并提高了学术规范意识。这些知识和技巧将有助于教师们提高论文的录用率,提升科研效率。

Copyright © 2017-2020   武汉晴川学院   鄂ICP备10004916号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中华科技产业园玉屏大道9号   邮编:43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