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艺术学院举办“游戏化思维:现状、问题与发展”主题讲座

作者: 时间:2020-12-07 点击数:

2020年11月18日,传媒艺术学院邀请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王朝阳副教授为全体新生开展了一场主题为“游戏化思维:现状、问题与发展”的学术讲座。王朝阳副教授的讲座围绕“游戏”、“游戏化”、“积极心理学”等关键词,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游戏化思维”的概念。所谓游戏化思维是指用游戏设计方法和游戏元素来重新设计并进行非游戏类事务的思维方式,其在新媒体产品设计、运维;教学设计和学生学习;企业业务管理和员工激励等方面得到诸多运用,是新媒体产品及软件设计与开发、教学研究、管理等相关业界和学界正在探讨的热点话题之一。本讲座旨在介绍游戏化思维提出的背景、概念,现有的相关理论、实践及其存在的问题,未来的发展方向等。

一、“游戏”的定义

王教授提出,游戏的广义定义为具有互动意义的娱乐活动,是一种社会行为方式;而狭义的游戏是指人在摆脱了物质欲望的束缚和道德必然性的强制之后,所从事的一种真正自由的活动。游戏的特点为没有任何目的性、具有自由性、主体参与性和具有游戏规则。游戏之所以吸引人的原因是在游戏中个人可以尝试成为各种虚拟人物,获得现实中不能实现的东西。王教授认为,游戏之于教育是有益处的,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挑战动机,起到一定的激励和促进作用。

二、“游戏化”的本质

王教授指出,游戏化的本质就是“Play at work”,即用游戏化的方式工作。游戏化不同于游戏,游戏是通过娱乐、互动达到休息、消遣的目的;而游戏化是将游戏作为一种外在形式,达到其它非休息和消遣的目的,游戏是外形,工作是内在。游戏化在应用中是对游戏机制的高度还原。

三、积极课堂

积极课堂的模式应是双主体,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认为,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与各学科的教学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既能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自主探究“教”与“学”的相互配合的形式。这是一种非常理想化的状态。

四、研究项目

王教授以2016、2017、2018级武汉大学传播学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投放问卷的调查研究。调查内容包含教学整体问题、学生主动性、学生课程中扮演的角色、学生教学活动中参与的形式、课程考核方式、师生关系、学生自身问题等方面。从大量的调查数据中找到了教与学的矛盾与问题,并正在积极尝试以新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提升和改善。

在讲座最后,王教授介绍了用游戏化思维激励特长理念塑造健康模式。他认为,教学中不仅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升教师教学的开放性,还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更要重视学生的多重角色,即共同角色、协同角色、参与角色和批判角色。

通过本次讲座,让全体新生学习了游戏、游戏化思维和积极心理学等教学领域的重要理念,了解了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多重角色,并应运用游戏化思维的核心方式,从单一的被动接受学习向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工作中去转变。

 

Copyright © 2017-2020   武汉晴川学院   鄂ICP备10004916号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中华科技产业园玉屏大道9号   邮编:43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