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9日,武汉晴川学院首届“晴川杯”大学生发明大赛决赛暨颁奖典礼在晴川剧场隆重举行。本次大赛以“青春畅想 发明无限”为主题,由学校知识产权办公室牵头组织,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学生工作部、校团委协办,中部知光技术转移有限公司提供支持。

大赛自4月正式启动以来,获得校内师生极大关注,吸引了全校各学院的积极参与,参赛项目覆盖智能制造、新能源、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智能硬件、应急救援、软件开发等多个领域,既贴合国家战略需求,又聚焦民生痛点,充分体现学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丰硕成果,充分展现了晴川学子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卓越的创新能力。经过层层选拔,20个项目脱颖而出,齐聚晴川剧场,开展巅峰对决,用创新与智慧展现青春风采。
决赛现场,各项目负责人通过路演展示、实物演示和专家问答等环节,向评委和观众呈现了项目的创新亮点与应用价值。经过激烈角逐,最终,来自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的《便携式移动取电设备》项目脱颖而出,荣获大赛一等奖;计算机学院的《基于多模态感知与边缘智能的生猪健康监测系统研究》与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的《追光智核 曦能极迹——太阳能最大功率跟踪平台》项目分获二等奖。《“灵眸守护,池芯睿安”——多模态电池防爆护安系统》和《磐石先锋——灾后智能物资保障救援车》等7个项目分获三等奖及优秀奖。现场百余名师生观摩学习,共同见证青春智慧与科技创新的碰撞。


领导寄语:以创新赋能成长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向巍出席开幕式及颁奖典礼,他在致辞中强调,本次大赛是学校落实应用技术型办学定位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科融合的生动实践,更是迎接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亮点工程。他勉励同学们以大赛为起点,继续深耕专业领域,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社会价值,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贡献青春智慧。

多方助力:共育创新沃土
大赛的成功举办离不开校企协同的支持。中部知光技术转移有限公司作为技术支持单位,为大赛提供了全程指导与支持。同时大赛特邀武汉融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刚担任决赛评审组长,联合知识产权专家代传文、魏波组成评委团,从技术可行性、市场潜力、社会价值等维度对项目进行综合评审,为选手提供了宝贵建议。

专业组织与荣誉时刻
决赛由学校知识产权办公室魏亚飞主持,他对本届赛事给予三点期望:希望以赛促创,鼓励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方案;希望以赛促教,通过赛事反哺教学改革,强化产学研协同;希望以赛育人,培养出具有“工匠精神”的新时代创新型高校人才。最终,真正以赛为媒,搭建交流展示平台,助力大学生及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赛后,评审代表陈刚也针对参赛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大赛中,一个个精彩的发明创造令人惊叹,充分彰显了当代大学生的无限潜力。多个项目已具备商业化潜力,展现了晴川学子扎实的技术功底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活动最后,经比拼及严格、公平、公正的评审,十个项目分获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校领导与企业家评委共同为获奖团队颁发荣誉证书。




展望未来:创新永不止步
首届“晴川杯”大学生发明大赛的圆满举办,标志着武汉晴川学院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迈出了坚实一步。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赛教融合育人,搭建更广阔更多元化的创新实践平台,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懈努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附:获奖名单
级别 |
项目名称 |
团队/个人 |
联系人 |
所在学院 |
一等奖 |
便携式移动取电设备 |
优影无限 |
周一航 |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
二等奖 |
追光智核 曦能极迹--太阳能最大功率跟踪平台 |
追光智核 |
阮伟康 |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
基于多模态感知与边缘智能的生猪健康监测系统研究——面向精准畜牧业的融合传感网络与自适应决策架构 |
奇豚育舟团队 |
胡方清 |
计算机学院 |
三等奖 |
“灵眸守护,池芯睿安” ——多模态电池防爆护安系统 |
王欣然 |
王欣然 |
北斗学院 |
小海龟图图Python智绘奇旅 |
小海龟智绘 |
程欣悦 |
计算机学院 |
lora无线开关防雷设计 |
宇哲小分队 |
黄钰钦 |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
优秀奖 |
磐石先锋--灾后智能物资保障救援车 |
智援先锋队 |
陈政希 |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
“智御·灵盾”——雷达障碍物识别与气囊联动算法系统 |
范钰琳 |
范钰琳 |
北斗学院 |
云端守护——数字传感构建大凉山智能火灾监测 |
南波万 |
邓卓熙 |
设计工程学院 |
旋耕一体多功能小型播种机 |
从容应队 |
陈煊 |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